News

Date: 2022-03-28


3月26日,沐曦光启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李兆石博士代表沐曦,受邀主讲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集成电路因材施教』首期讲座。讲座报告以“GPU:后摩尔定律时代通用算力的供给侧改革”为题,李博士与清华大学的同学们进行了技术、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的分享。电子系主任汪玉、副主任沈渊、系学位委员会主任杨华中、因材施教集成电路方向项目主任刘勇攀等教师与电子系同学们共同参与了本期讲座。该系列讲座旨在帮助同学们由浅入深了解集成电路产业的方方面面。


汪玉致辞


李兆石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罗姆楼演讲


系主任汪玉致开场辞,他分享了电子系教学模式的发展,并介绍了因材施教项目的目标。同时,他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期望,鼓励大家珍惜因材施教项目带来的机会。李兆石讲解了半导体行业的周期性枯荣规律的动力因,并分享了过往周期对毕业生就业影响的故事。为了帮助同学们在校学习期间适应快速变化的信息技术潮流,李博士结合计算机体系结构,特别是GPU的发展历程,提供了两点建议:其一,在学校广泛接触计算产业的各个中间层;其二,遇到难以理解的技术点时向历史发问


沈渊、杨华中、刘勇攀向李兆石颁发纪念证书及纪念品。
从左到右依次为:清华大学电路与系统研究所所长、集成电路因材施教项目主任刘勇攀,电子系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华中,电子系副主任沈渊。


李博士指出,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由编程语言、编译器中间表示、指令级架构、寄存器传输级逻辑等抽象层次构成的层次化中间层。中间层是计算行业增长和生产力进步的主要驱动力。如今大多数计算机科学专业的从业者可能 对现代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和芯片制造的工艺流程一知半解。通过维护这些层层相扣的中间层,计算机专业从业者可以在更高的抽象层次开展工作。但是每一个中间层的引入,都会对应用在芯片上的性能造成损失。当芯片的性能不再随着摩尔定律的前进而增长时,这部分性能就成为了尚未充分发掘的金矿。如今学术研究中火热的领域定制,如领域定制算法库、编译器、架构、器件等等,都是跨越多个中间层的尝试。这些研究给了同学们在学校接触各个中间层的机会。李博士期待同学们在校期间努力成为信息产业“斜杠青年”,在未来的技术浪潮潮起潮落之间做弄潮儿。


同学们听讲与提问


GPU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定制架构”,对于理解中间层的垂直整合有很强的示范意义。李博士回顾了半导体工艺的内存墙和功耗墙依次成为芯片设计约束的历史进程,并区分了应用层延迟敏感和吞吐率敏感任务类型,解答了为什么GPU会逐渐取代了CPU,成为通用算力的主要提供者的问题。李博士认为,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史,对于当下同学们学习信息技术,进行技术创新,都有重要的帮助。

在技术分享的最后,李博士展望了后摩尔定律时代通用算力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本次讲座中,李博士用生动的语言讲解了通用GPU所提供的算力资源在后摩尔定律时代的重要意义,并为在校生的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指点迷津。讲座问答环节,李博士耐心认真地回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同学们对于集成电路行业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清华大学电路与系统研究所所长、集成电路因材施教项目主任刘勇攀教授,电子系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华中教授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同学们的认识。同学们踊跃提出问题,与几位老师深入交流,现场氛围十分活跃。

沈渊总结讲话


最后,电子系副主任沈渊对首期讲座进行了总结,致谢李兆石带来的精彩讲座,致谢沐曦对于电子系因材施教特色培养项目的大力支持。面向未来,沐曦将持续与顶尖高校进行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壮大我国集成电路领域的人才储备,为我国通用GPU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做出切实的贡献。

  • China Business CooperationBusiness@metax-tech.com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operationInternational.Business@metax-tech.com
  • Media CooperationPR@metax-tech.com